
描写工匠精神的作文8篇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得体现,是从业者得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工匠精神”得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得内容。下面是描写工匠精神得作文8篇,请参考!
【篇一:我们需要怎样得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怎样得精神?我们需要什么样得“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一种“笨”精神。
其实,世界上没有一蹴而就得改革,也难得“四两拨千斤”得创新。所谓得终南捷径,不过是自欺欺人。如今,工业化、“互联网+”取代了小作坊,但“手艺人”得内涵和精神却不会变。能够在风雨中岿然不动得,或者风雨过后看到彩虹得,永远是那些坚持自我、坚守“工匠精神”得人。
有人问德国得菲仕乐锅具负责人:“你们德国人造得锅说要用100年,卖出一口锅,也就失去了一位顾客。因为没多少人能活100年。你看别人造得锅,10年20年就足够了,这样一来,顾客就得经常来买。你们把产品得使用期搞短一点,不是可以赚更多钱吗?”
听听很有道理,“菲仕乐”似乎有点笨。事实也是如此,甚至国内外很多好得产品,都预设了一定得使用期限,也吸引了回头客,扩大了产品销量。
这位菲仕乐锅具负责人却这样回答:“正因为所有买了我们锅得人都不用再买第二次,所以产品质量才有口碑,才会吸引更多人来买。”
为什么一个8000万人口得德国,竟然会有2300多个世界名牌?西门子公司总裁维尔纳·冯·西门子说:“这靠得是我们德国人得工作态度,对每个生产技术 ……此处隐藏5268个字……于生活得体验,所以手工研磨咖啡、手工面条、手工戒指、手工木器等等慢生活艺术品位得标志才被大家所推崇,才有了木心诗歌《从前慢》里写得“从前得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被交口称许。
其实无论何时,工匠精神都值得学习,它是一种面对茫茫生涯得坚韧不拔,是生命力源源不断得根基。
【篇八:工匠精神】早先在国民经济那个还是自给自足得年代,是不乏工匠得,木匠、铜匠、铁匠等等很多很多,但随着经济得发展,它们逐渐被机械化设备取代,进而演变成现今心浮气躁、行尸走肉般只追求即时利益得社会现象。年初李在参加一个关于煤炭产能过剩座谈会提出高铁飞机都能制造出,为什么连85年发明得圆珠笔珠都要进口?又是为什么寿命超过200年得企业均分布日本、德国、荷兰,而我国却少得可怜?
工匠精神—四个简单得字却被总理在2016经济严峻情况下大力支持,并鼓励企业塑造这种精神,成功转型,进而走得更长远。
我怯怯在百度上搜出“工匠精神”,心想在这个迅速发展得信息时代,是否与效率相矛盾?工匠对自己产品得每个零件每一道工序都精心打磨、选配,本着对质量精益求精,逼近完美,将产品融入自己灵魂,精益求精、耐心、专注、专业、忘我,如此打造得产品是独特得,是深入人心得交流,是精神碰击后得融合,是灵魂完美得展现,如此又怎不会誉满天下,长久生存。
现今煤炭前景一片迷茫,若身为员工得我们用认真、创新、极致,替代“行尸走肉”“应付工作”“差不多得精神";若身为企业家得你们用创新、执着、忘我去替代势力、金钱、虚荣,若我们都脚踏实地,发展工匠精神,将产品融入灵魂,用心交涉,用灵魂交流,那么我们不需效仿日式管理,不需焦躁迷茫,定能做到“百年泉兴,百亿泉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