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印象作文1800字

时间:2023-01-16 19:57:47
龙门石窟印象作文1800字

龙门石窟印象作文1800字

金秋时节,我有幸来到素称“九朝古都”的洛阳,领略了龙门石窟的风采,对它的历史文化背景有了更深的了解。洛阳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先后有二十二个朝代在此建都,前后历时1500多年,是中国八大古都中建都时间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长的古都,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命名为“神都”的城市。

进入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自然风光秀丽的龙门,只见东、西两座青山对峙,波光粼粼的伊河水从中穿流而过,远望犹如一座天然的门阙,所以古称“伊阙”。隋炀帝定都洛阳,因皇宫的正门正对伊阙,古代帝王又以真龙天子自居,因此得名“龙门”,“龙门”之名即延用至今,现已成为游龙门的第一景观。举世闻名的龙门石窟就雕刻在伊河两岸的山崖峭壁上,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南北长约1公里,现存石窟1300多个,佛洞、佛龛2345个,佛塔50多座,佛像10万多尊,碑刻题记2800余块,其窟龛、造像和题记数量之多,居中国石窟之冠,与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佛教艺术宝库。

我们跟随导游的指引,拾级而上按方位首先参观了龙门石窟西山北端第一个大窟潜溪寺。潜溪寺为唐高宗初年雕造,洞内造像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主像阿弥陀佛居中而坐,身体各部比例匀称,面部丰满,表情静穆慈祥。两侧观世音、大势至菩萨体躯比例适中,丰满敦厚,表情温雅文静,揭示了唐初雕刻艺术的长足发展。阿弥 ……此处隐藏1396个字……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达1。9米,丰颐秀目,嘴角微翘,呈微笑状,头部稍低,略作俯视态,身着通肩式袈裟,衣纹简朴无华,一圈圈同心圆式的衣纹,把头像烘托的异常鲜明而圣洁。整尊佛像,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妇女,令人敬而不惧。面对如此传神的佛像石刻,久久不愿离开,我被她所具有的把高尚的情操、丰富的感情、开阔的胸怀和典雅的外貌完美结合在一起的摄人心魄的艺术魅力深深地震撼了。其左右分别是饱经沧桑、老成持重的大弟子迦叶,温顺聪慧的小弟子阿难,表情矜持、雍容华贵的菩萨,英武雄健的天王,咄咄逼人的力士,与主佛卢舍那一起构成了一组极富情态质感的美术群体形象。因此奉先寺大型艺术群雕以其宏大的规模、精湛的雕刻高踞于中国石刻艺术的巅峰,被誉为中国石刻艺术的典范之作,成为唐朝这一伟大时代的象征。

观赏完主要窟景,我被此地浓厚的历史文化艺术气息淹没了,徜徉在古老而文明的历史长河里,深深地为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骄傲和自豪。龙门石窟是中国古代封建政权凌驾于佛教之上的宗教艺术,由于魏、唐两代皇室的参与而形成了龙门石窟皇家风范的重要特色,许多窟龛或造象的兴废变迁都与当时的政治形势变化有着密切关系。龙门石窟虽然是佛教文化的艺术表现,但也折射出当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时尚。石窟中保留的大量宗教、美术、书法、音乐、医药、建筑等实物资料,使龙门石窟成为一座大型的石刻艺术博物馆。龙门石窟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窟内造像雕刻精湛,内容题材丰富,不愧为“世界最伟大的古典艺术宝库之一”和“中国石窟艺术里程碑”的美誉。令人惋惜的是,沿途所见遍布山崖、琳琅满目、大大小小的雕刻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完好无损者甚微。因此,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神圣的职责,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龙门石窟印象作文1800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